木蝴蝶

木蝴蝶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木蝴蝶
拼音拼读
mù hú dié
药材别名
破布子、白故纸、白千层、千张纸、玉蝴蝶、云故纸
英文名称
semen oroxyli
功效分类
清化热痰药
药用部分
紫葳科植物木蝴蝶Oroxylum indicum (L.) Vent.的成熟种子。
动植物形态
大乔木。树皮厚,有皮孔。叶极大,对生,3~4回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多数,小叶片厚纸质,椭圆形至阔卵形,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斜形,全缘,上表面绿色,下表面淡绿色,两面无毛。总状花序顶生,花萼钟形,顶端截断状,宿存,肥厚;花冠橙红色,钟形,顶端5浅裂,裂片大小不等;雄蕊5枚,稍伸出花冠外,花丝基部被绵毛,其中1花丝较短;花盘大,肉质;柱头2裂为2个半圆形薄片。蒴果扁平,阔线形,下垂,先端短尖,基部楔形,边缘稍内弯,中间有一条稍突出的背缝,果瓣木质,熟时由青绿色转棕褐色,沿腹缝线开裂。种子多数,种子除基部外全被翅包围。花期8~10月,果期10~12月。
产地分布
生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坡、溪边、山谷或灌木丛中。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
采收加工
秋、冬季采收成熟果实,曝晒至果实开裂,取出种子,晒干。
药材性状
蝶形薄片,除基部外三面延长成宽大菲薄的翅,长5~8厘米,宽3.5~4.5厘米。表面浅黄白色,翅半透明,有绢丝样光泽,上有放射状纹理,边缘多破裂。体轻,剥去种皮,可见一层薄膜状的胚乳紧裹于子叶之外。子叶2,蝶形,黄绿色或黄色,长径1~1.5厘米。无臭,味微苦。
性味归经
性凉,味苦、甘。归肺经、肝经、胃经。
功效作用
清肺利咽、疏肝和胃。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清化热痰药。
临床应用
用量1.5~3克,煎汤内服。用治肺热咳嗽、喉痹、音哑、肝胃气痛。
药理研究
抗炎;抗变态反应;利尿;利胆;降胆固醇;可以纠正模型大鼠晶状体的代谢紊乱,从而防治白内障。
化学成分
含脂肪油,其中油酸占80.4%。又含黄芩苷元、苯甲酸、白杨黄素、白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白杨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芹菜素、木蝴蝶苷A、木蝴蝶苷B、木蝴蝶啶、千层纸苷、黄芩苷、野黄芩苷元和野黄芩苷。
使用禁忌
脾胃虚弱者慎服。
配伍药方
①治干咳、声音嘶哑、咽痛喉痛:木蝴蝶2.4克,胖大海9克,蝉蜕3克,甘草5克,冰糖适量。水煎服。(中山医学院《中药临床应用》木蝴蝶汤)
②治久咳声哑:a.木蝴蝶5克,玄参9克。水煎调冰糖服。b.木蝴蝶6克,浙贝母3克,菊花9克。和冰糖炖服。(《福建药物志》)
③治慢性咽喉炎:木蝴蝶3克,银花、菊花、沙参、麦冬各9克。煎水代茶。(《香港中草药》)
④治肝气痛:木蝴蝶二三十张,铜铫上焙燥研细。好酒调服。(《纲目拾遗》)
⑤治中心视网膜炎:木蝴蝶6克,截叶铁扫帚30克,鸭肝1个。水炖服。(《福建药物志》)
相关中药材推荐

西洋参 xī yáng shēn
补气养阴、清热生津。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

栀子 zhī zǐ
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属清热药分类下的清热泻火药。

车前草 chē qián cǎo
清热利尿,祛痰,凉血,解毒。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木瓜 mù guā
平肝舒筋、和胃化湿。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贯叶金丝桃 guàn yè jīn sī táo
疏肝解郁,清热利湿,消肿通乳。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干姜 gān jiāng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属温里药。

薏苡仁 yì yǐ rén
健脾利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野菊花 yě jú huā
清热解毒、消肿、凉肝明目。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泻火药。

桑枝 sāng zhī
祛风湿,通经络,行水气。属理气药。

胆木 dǎn mù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