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麻仁

火麻仁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火麻仁
拼音拼读
huǒ má rén
药材别名
大麻仁、麻子
英文名称
Semen Cannabis
功效分类
润下药
药用部分
大麻科植物大麻Cannabis sativaL.的种仁。
动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1~3米。茎直立,多分枝,表面有纵直沟纹,密被细茸毛。掌状复叶,互生或下部对生;托叶线状披针形;小叶片3~11,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先端长尖,基部狭楔形,边缘具粗锯齿,上面被糙毛,深绿色,下面密被毡毛,灰白色。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集成疏散的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被片5,黄绿色,长卵形,覆瓦状排列,雄蕊5枚;雌花丛生于叶腋,每花外有1苞片,卵形,花被片1,膜质,绿色,雌蕊1枚,子房圆球形。瘦果扁卵圆形,胚珠倒生,种子1粒。花期5~7月,果期6~9月。
产地分布
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或黏质土壤均宜生长。我国南北各地都有栽培。
采收加工
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晒干,打下果实,筛去杂质即可。
药材性状
扁卵圆形,长4~5毫米,宽3~4毫米。表面灰绿色或稍带灰褐色,具光泽,并有细微的白色、棕色或黑色的网状纹理,顶端略尖,基部钝圆,有微凹的果柄痕,两侧各有一条浅色棱线,果皮薄而脆,易破碎。种皮暗绿色,常黏附于内果皮上,胚弯曲,卵圆形,被菲薄胚乳,顶端棕色,另一端白色,子叶与胚根等长,乳白色,富油性。气微味淡,嚼后稍有麻舌感。以体、干粒、大无杂质、种仁饱满者为佳。含干性脂肪油30%,初为黄绿色,久放渐变棕黄色。
性味归经
性平,味甘。归脾经、胃经、大肠经。
功效作用
润燥通便、补虚。属泻下药下分类的攻下药。
临床应用
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便秘、肺气肿、胆石症、胆道蛔虫、高血压、口歪斜等症。特别用于老人、妇女产后血虚津亏、大便秘结。用量9~15克。
药理研究
降血压;降低胆固醇。内服后在肠道内分解产生脂肪酸,能刺激肠黏膜,使分泌增加,蠕动加快,减少大肠的水分吸收而致泻。不良反应:火麻仁含蕈毒素,胆碱,脂肪等,食入量超过50克,1~2小时内即可致中毒,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四肢麻木、失去定向力、痉挛、昏迷、瞳孔放大等。
化学成分
油中含饱和脂肪酸10%、油酸12%、亚油酸53%、亚麻酸25%。另含胡芦巴碱、四氢大麻酚等成分。
使用禁忌
脾肾不足之便溏、阳痿、遗精、带下慎服。
配伍药方
①治大便秘涩不通:火麻仁、芝麻各一盏(微炒,研取汁),桃仁(去皮、尖)、荆芥穗各30克。为末,入盐少许,煎代茶饮,以利为度。(《卫生简易方》)
②治烫火伤:火麻仁、黄柏、黄栀子,共研末,调猪脂涂。(《四川中药志》1960年)
③治发落不生:火麻仁一升。熬黑,压油敷头,则发渐长。(《卫生易简方》)
相关中药材推荐

西洋参 xī yáng shēn
补气养阴、清热生津。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

栀子 zhī zǐ
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属清热药分类下的清热泻火药。

车前草 chē qián cǎo
清热利尿,祛痰,凉血,解毒。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木瓜 mù guā
平肝舒筋、和胃化湿。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贯叶金丝桃 guàn yè jīn sī táo
疏肝解郁,清热利湿,消肿通乳。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干姜 gān jiāng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属温里药。

薏苡仁 yì yǐ rén
健脾利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野菊花 yě jú huā
清热解毒、消肿、凉肝明目。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泻火药。

桑枝 sāng zhī
祛风湿,通经络,行水气。属理气药。

胆木 dǎn mù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