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李仁

郁李仁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郁李仁
拼音拼读
yù lǐ rén
药材别名
乌拉奈仁、小李仁
英文名称
bunge cherry seed
功效分类
润下药
药用部分
蔷薇科植物欧李Prunus humilis Bge.的种子。
动植物形态
落叶灌木,直立。树皮灰褐色,多分枝,小枝被短柔毛。叶互生,叶柄短,长约2毫米,托叶2,线形,呈篦状分裂,早落;叶片长圆形或椭圆形,少有椭圆状披针形,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细锯齿,无毛或在脉间被微毛。花先叶开放或与叶同时开放,单生或2朵并生,具花柄,无毛;花萼钟状,萼片5,边缘具浅乳突状锯齿;花瓣5,白色或近粉红色;雄蕊多数,花丝不等长;雌蕊1枚,子房1室。核果近球形,鲜红色,核近球形或倒卵形,顶端微尖,表面有1—3沟。种子卵形。花期4~5月,果期7月。
产地分布
生于荒山坡或固定的沙丘边上。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
采收加工
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果肉,破核壳,取出种子,晒干。
药材性状
长卵圆形或卵圆形,长5~8毫米,直径3~5毫米。表面浅棕色或黄棕色。顶端尖,基部圆,尖端一侧有一线形种脐,基部合点圆形,直径约0.7毫米,在此点散出多数棕色维管束纹理。种皮薄,内面贴有白色半透明的残余胚乳,子叶2片,乳白色,富有油质。气微,味微苦。
性味归经
性平,味辛、苦、甘。归脾经、大肠经、小肠经。
功效作用
缓泻、利尿。属泻下药分类的润下药。
临床应用
用于治疗大便秘结、水肿、尿少等症。用量3~9克。
药理研究
薄层色谱法和可溶性蛋白电泳分析均具鉴定意义;郁李仁苷有强烈的泻下作用;皂苷类有止咳、祛痰、平喘作用;提取的蛋白质成分IR-AI和IR-B静脉注射有抗炎镇痛作用。
化学成分
本品主要含苦杏仁苷、郁李仁苷A、郁李仁苷B、山柰苷、野蔷薇苷A、野蔷薇苷IR-A、野蔷薇苷IR-B、熊果酸。
使用禁忌
脾虚泄泻者禁服,孕妇慎服。
配伍药方
①治水气,四肢浮肿,上气喘急,大小便不通:郁李仁、杏仁(炮,去皮、尖)、薏苡仁各30克。为末,米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不拘时,米饮下。(《卫生易简方》)
②治卒心痛:郁李仁三七枚,烂嚼,以新汲水下之,饮温汤尤妙。须臾痛止,却煎薄盐汤热呷之。(《姚和众方》)
③治积年上气,咳嗽不得卧:郁李仁30克。用水一升,研如杏酪,去滓。煮令无辛气,次下酥一枣许,放温顿服之。(《圣济总录》郁李仁煎)
④治血汗:郁李仁研细。每服3克,研鹅梨汁调下。(《圣济总录》如圣散)
⑤治赤目:郁李仁,汤去皮,研极烂,入生龙脑点赤目。(《本草衍义》)
相关中药材推荐

西洋参 xī yáng shēn
补气养阴、清热生津。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

栀子 zhī zǐ
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属清热药分类下的清热泻火药。

车前草 chē qián cǎo
清热利尿,祛痰,凉血,解毒。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木瓜 mù guā
平肝舒筋、和胃化湿。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贯叶金丝桃 guàn yè jīn sī táo
疏肝解郁,清热利湿,消肿通乳。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干姜 gān jiāng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属温里药。

薏苡仁 yì yǐ rén
健脾利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野菊花 yě jú huā
清热解毒、消肿、凉肝明目。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泻火药。

桑枝 sāng zhī
祛风湿,通经络,行水气。属理气药。

胆木 dǎn mù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