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苑子

沙苑子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沙苑子
拼音拼读
shā yuàn zi
药材别名
潼蒺藜、蔓黄芪、夏黄草、沙苑蒺藜
英文名称
flatstem milkvetch seed
功效分类
补阳药
固精缩尿止带药
药用部分
豆科植物扁茎黄芪Astragalus complanatus R.Br.的成熟种子。
动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通体疏被柔毛。根长而粗壮。茎略扁,较细弱,基部常倾卧,有分枝。单数羽状复叶互生,托叶小,披针形;小叶9~21片,矩状椭圆形,先端浑圆或微凹,有小细尖,小叶柄不明显。夏季开黄色蝶形小花,总状花序腋生,总梗细长,上部疏生3~9朵花,旗瓣近圆形,先端凹入,基部有爪;2强雄蕊较雌蕊短,柱头有髯毛。荚果膨胀,纺锤形,长约3厘米,先端有尖喙,表面被黑色硬毛,里面具假隔膜。种子20~30粒,圆肾形,长约2毫米,宽约1.5毫米,厚不足1毫米。表面灰棕色至深棕色,光滑。两面微凹陷,在凹入一侧有明显的种脐。
产地分布
生于山坡草丛、田边、路旁。分布于山西、内蒙古、陕西等地。
采收加工
秋末冬初果实成熟尚未开裂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晒干。
药材性状
肾形而稍扁,长2~2.5毫米,宽1.5~2毫米,厚约1毫米。表面光滑,褐绿色或灰褐色,边缘一侧微凹处具圆形种脐。质坚硬,不易破碎。子叶2,淡黄色,胚根弯曲,长约l毫米。无臭,味淡,嚼玄有豆腥味。
性味归经
性温,味甘。归肝经、肾经。
功效作用
温补肝肾、固精、缩尿、明目。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阳药。
临床应用
用量9~15克,水煎服。用治肾虚腰痛、遗精早泄、白浊带下、小便余沥、眩晕目昏。
【药理研究】具有适应原样、收缩子宫和缩尿、降压、抗炎、保肝、改善血液流变性和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脑血流量、调血脂等作用。
药理研究
沙苑子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其药理研究显示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它不仅能够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抵抗力,还具有收缩子宫、降低血压、抗炎、保肝、改善血液流变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脑血流量以及调节血脂等多种功效。
化学成分
主要含三萜糖苷、黄酮及多种糖苷、异黄酮苷、氨基酸和多种脂肪酸类化合物及大量微量元素。
使用禁忌
相火炽盛,阳强易举者忌服。
配伍药方
①治肾虚精关不固,遗精滑泄,腰酸耳鸣,四肢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沙苑蒺藜(炒)、芡实(蒸)、莲须各二两,龙骨(酥炙)、牡蛎(盐水煮一日一夜,煅粉)各一两。共为末,莲子粉糊为丸,盐汤下。(《医方集解》金锁固精丸)
②治翳障(如早期老年性白内障):沙苑子、石菖蒲、女贞子、生地黄、菟丝子、夜明砂各30克。共研细末,每次服12克,水煎服(《中药临床应用》补肾明目散)
③治男子精薄无嗣,久患梦遗,妇人滑胎不孕等:黄鱼鳔胶(白净者一斤,切碎,用蛤粉炒成珠,以无声为度),沙苑蒺藜八两(马乳浸两宿,隔汤煮一炷香久取起,焙干)。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丸,空心温酒、白汤任下。忌食鱼及牛肉。(《证治准绳》聚精丸)
相关中药材推荐

西洋参 xī yáng shēn
补气养阴、清热生津。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

栀子 zhī zǐ
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属清热药分类下的清热泻火药。

车前草 chē qián cǎo
清热利尿,祛痰,凉血,解毒。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木瓜 mù guā
平肝舒筋、和胃化湿。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贯叶金丝桃 guàn yè jīn sī táo
疏肝解郁,清热利湿,消肿通乳。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干姜 gān jiāng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属温里药。

薏苡仁 yì yǐ rén
健脾利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野菊花 yě jú huā
清热解毒、消肿、凉肝明目。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泻火药。

桑枝 sāng zhī
祛风湿,通经络,行水气。属理气药。

胆木 dǎn mù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