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橘红

化橘红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化橘红
拼音拼读
huà jú hóng
药材别名
毛橘红、橘红皮、光七爪、化州橘红、柚皮橘红、柚类橘红、兴化红
英文名称
exocarpium
功效分类
理气药
药用部分
芸香科植物化州柚或柚Citrus grandis‘Tomentosa的未成熟果或近成熟果的外层果皮。
动植物形态
化州柚为常绿乔木。小枝较扁,被柔毛,有硬刺。叶互生,阔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顶端钝或微凹入,基部浑圆,边缘有浅的钝锯齿,上面无毛或近无毛,下面沿主脉被短柔毛;叶柄两边有阔翅而成倒心形,有毛。4月开花。花单生或簇生于叶腋,甚芳香;花萼4浅裂;花瓣通常5片,白色,长圆形;雄蕊20~25枚,花药大,线形;子房圆球形,密被短柔毛,有一圆柱状花柱和大的柱头。果大,圆球形,未成熟时绿色至黄绿色,密被短柔毛,柠檬黄色,果顶钝圆,稍内凹;具极厚的白皮层,与果肉不易分离;瓤囊16瓣,味极酸。种子多数,长椭圆形,白色。柚与化州柚相似,但枝、叶及幼果毛较少,果实成熟后无毛。一般以柚的外层果皮入药。
产地分布
性喜温暖,较耐寒,喜湿润,怕干旱。以用土层深厚、腐殖质壤土种植为佳。分布于广东西南部地区及广西钦县、博白、陆川等地。主要为栽培。
采收加工
于夏季果实成熟时采收,置沸水中略烫后,将果皮割成5瓣或7瓣,除去果瓤及部分中果皮,压制成型,干燥。
药材性状
化州柚呈对折的七角或展平的五角星状,单叶呈柳叶形。外表面黄绿色,密布茸毛,有皱纹及小油室;内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有脉络纹。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外缘有1列不整齐的下凹的油室,内侧稍柔而有弹性。气芳香,味苦、微辛。 柚外表面黄绿色至黄棕色,无毛。
性味归经
性温,味辛、苦。归肺经、脾经。
功效作用
散寒、燥湿、利气、消痰。属理气药。
临床应用
用量3~6克,煎服。用治风寒咳嗽、喉痒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柚子皮,蒸鸡冠油服,治老年咳嗽气喘(《中药大辞典》)。
药理研究
镇静,抗微生物。挥发油有止咳化痰作用。毒性较小。
化学成分
主含挥发油及柚皮苷等黄酮类成分。另含柚皮苷、川陈皮素、柚皮苷元、柠檬烯、新橙皮苷、野漆树苷、表-双环倍半水芹烯、肉豆蔻酸、麦角甾-5-烯-3-醇、焦性儿茶酚等成分。
使用禁忌
气虚及阴虚有燥痰者不宜服。
配伍药方
①治痰喘:化橘红、半夏各15克,川贝母9克,共研细末。每服6克,开水送下。(《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②治支气管炎:a.过江龙30克,化橘红15克,杏仁9克,煎服。b.石串莲30克,化橘红15克,青竹标12克。煎服。(《云南中草药》)
相关中药材推荐

西洋参 xī yáng shēn
补气养阴、清热生津。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

栀子 zhī zǐ
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属清热药分类下的清热泻火药。

车前草 chē qián cǎo
清热利尿,祛痰,凉血,解毒。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木瓜 mù guā
平肝舒筋、和胃化湿。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贯叶金丝桃 guàn yè jīn sī táo
疏肝解郁,清热利湿,消肿通乳。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干姜 gān jiāng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属温里药。

薏苡仁 yì yǐ rén
健脾利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野菊花 yě jú huā
清热解毒、消肿、凉肝明目。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泻火药。

桑枝 sāng zhī
祛风湿,通经络,行水气。属理气药。

胆木 dǎn mù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