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不泊

鹰不泊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鹰不泊
拼音拼读
yīng bù pō
药材别名
筋榄根、土花椒根、鸟不宿
英文名称
avicennia pricklyash root
功效分类
利水消肿药
药用部分
芸香科植物簕欓(勒党)Zanthoxylum avicenn,ae (Lam.) DC.的根。
动植物形态
常绿乔木或大灌木。茎干上有粗厚的三角形红褐色皮刺,枝上的刺较小。叶互生,为奇数羽状复叶,叶轴上有狭翅,上面具纵槽,无刺;小叶对生,厚纸质至薄革质,长圆形、倒卵状长圆形或近菱形,顶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尖头钝或微凹,基部楔尖,两侧常明显不对称,边缘有小齿;中脉上面凹人,下面隆起。夏季开淡绿色花;花小,单性,排成顶生的伞房状聚伞花序;萼片5,卵形;花瓣5片,椭圆形;雄蕊伸出,药隔凸尖,无腺体;雌花无退化雄蕊。瞢荚果紫红色,顶有一小喙状尖头。种子卵形,黑色而有光泽。
产地分布
生于山坡、丘陵、平地、路旁的疏林中或灌木丛中。分布于广东、福建、台湾、海南等地。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挖取根部,洗净,趁鲜切片,晒干。
药材性状
不规则斜切片块状。栓皮深黄色,粗糙,具纵裂纹,质松,易脱落。除去栓皮后呈黄棕色,皮部薄,可与木部剥离,内表面黑褐色,质韧,纵撕呈纤维状。木部浅黄白色,质坚实,断面形成层明显。气香,根皮嚼之味辛辣而苦。
性味归经
性微温,味苦、辛。归肺经、胃经。
功效作用
祛风消肿、行气止痛,利湿退黄。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水消肿药。
临床应用
用量9~15克,煎服。用治风湿骨痛、胃气痛、跌打瘀痛、湿性水肿。
药理研究
抗炎作用:鹰不泊中的多种成分具有抗炎作用。
祛风养血汤:祛风养血汤具有祛风养血,温经散寒的功效。
此外,鹰不泊还有理痰火、酒痰,开喉咽肿痛,祛风,理跌打等功效1。
化学成分
根皮含筋榄碱、二氢筋榄碱、白屈菜红碱、两面针碱、木兰碱、坎狄辛、藤泊它任碱、橙皮苷、地澳明、鹰不泊内酯醇。
使用禁忌
孕妇慎用。
配伍药方
鹰不泊15g、独活9g、当归15g、血风藤30g、吊子风(钩藤)15g、枫寄生30g、半枫荷15g、黑老虎15g、山苍根15g,猪前蹄1只,黄酒100ml,调料少许 。
制法:将上药洗净,布包包裹入锅中,大火烧开;猪前蹄洗净剁成块,待药液开后,与黄酒一同入锅中,一起炖煮至蹄肉酥烂,加适量调料,即成。
功效:祛风养血,温经散寒。适宜人群:风湿骨痛。禁忌:孕妇、阴虚者忌服。
相关中药材推荐

西洋参 xī yáng shēn
补气养阴、清热生津。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

栀子 zhī zǐ
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属清热药分类下的清热泻火药。

车前草 chē qián cǎo
清热利尿,祛痰,凉血,解毒。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木瓜 mù guā
平肝舒筋、和胃化湿。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贯叶金丝桃 guàn yè jīn sī táo
疏肝解郁,清热利湿,消肿通乳。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干姜 gān jiāng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属温里药。

薏苡仁 yì yǐ rén
健脾利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野菊花 yě jú huā
清热解毒、消肿、凉肝明目。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泻火药。

桑枝 sāng zhī
祛风湿,通经络,行水气。属理气药。

胆木 dǎn mù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