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爪草

猫爪草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猫爪草
拼音拼读
māo zhǎo cǎo
药材别名
三散草、黄花草、猫爪儿草
英文名称
ternate buttercup root
功效分类
温化寒痰药
药用部分
毛茛科植物小毛茛Ranunculus ternatus Thunb.的干燥块根。
动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块根数个,近纺锤形,顶端质硬,形似猫爪。茎细弱,高5~17厘米,疏生短柔毛,后渐无毛。基生叶丛生,有长柄,三出复叶或3深裂,小叶片卵圆形或阔倒卵形,长0.5~1.5厘米,宽0.5~1厘米,先端3浅裂或齿裂,基部楔形,中央1片小叶较大;茎生叶互生,通常无柄,3裂,裂片线形。花单生于枝端,直径约1.5厘米;花梗长0.5~2厘米,有短柔毛;萼片5,长圆形或倒卵形,绿色,外面疏生柔毛;花瓣5,也有6~8,阔倒卵形,黄色,无毛,基部有袋状蜜腺;雄蕊多数,花丝扁平,花药长圆形;雌蕊多数,丛集于膨大的花托上,柱头短。聚合果球形,瘦果卵形,表面淡棕色,平滑,有短而稍弯的果喙。花期4~5月,果期5~6月。
产地分布
生于田边、路旁、洼地及山坡草丛中。主产于河南,江苏、浙江、湖北等地亦产。
采收加工
春、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药材性状
小纺锤形,常5~6个簇生,形如猫爪状,长3~7毫米,直径2~3毫米。顶端有黄棕色圆形茎基。表面黄褐色或灰黄色,久贮色变深,微有纵皱纹,有的具残留须根。质坚实,断面类白色,粉性。无臭,味甘。
性味归经
性温,味甘、辛。归肝经、肺经。
功效作用
散结、解毒、消肿。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温化寒痰药。
临床应用
用量10~30克,水煎服,外用捣敷或研末撒。用治瘰疬结核、肺结核、疔疮疖肿、龋齿疼痛。外敷内关穴,可止疟疾。临床上用猫爪草5克,配以麦冬10克,用开水浸泡当茶饮,每日l剂,10天为1疗程,治疗急慢性咽炎效果较好。另可用治颈淋巴结结核(瘰疬)。其方法是单用猫爪草120克(儿童减半),加水煎沸后,再用文火煮0.5小时,过滤,取滤液200~250毫升,加黄酒50~100毫升,红糖适量,1次服用,服后卧床盖被,令出汗淋漓透彻,次日将药渣再煎1次,不必再加黄酒和捂汗。2日1剂,6日为1疗程。
药理研究
1.抗肿瘤作用:猫爪草乙醇提取物体外在L929细胞结合肉瘤S180细胞的筛选模型中有诱生肿瘤坏死 因子的作用,其有效成分为软脂酸。2.抗结核作用 猫爪草中的小毛茛内酯减少耐药结核患者周围血淋巴细胞内结核休眠菌小热休克蛋白基因的表达,激活休眠菌的同时增加周围血淋巴细胞内颗粒裂解肽mRNA的表达,增强机体细胞毒性淋巴细胞杀菌能力,达到抗耐药的作用。
化学成分
含肉豆蔻酸十八醇酯、二十烷酸、豆甾醇、β-谷甾醇等成分。
使用禁忌
有小毒,谨慎用药。
配伍药方
①治肺结核:猫爪草60克。水煎,分2次服。(《河南中草药手册》)
②治疔疮疖肿:猫爪草45克,煎水头汁分次内服,药渣捣绒,加小金片8片,明矾0.5克,研细拌匀,分2次外敷患处。[《浙江中医杂志》1989,24(6):275]
③治偏头痛:小毛茛鲜根适量,食盐少许,同捣烂,敷于患侧太阳穴。敷法:将铜钱1个,或用硬壳纸剪成铜钱形亦可,隔住好肉,将药放钱孔上,外用布条扎护,敷至微感灼痛(1~2小时)即取下,敷药处可起小泡,不必挑破,待其自消。(江西《草药手册》)
④治男子乳房发育:猫爪草、生麦芽各50克。煎水代茶饮,每日1剂。[《浙江中医杂志》1989,24(6):275]
⑤治恶性淋巴瘤、甲状腺肿瘤和乳腺肿瘤:猫爪草、蛇莓、牡蛎各30克,夏枯草9克。水煎服,日1剂。(《抗癌本草》)
相关中药材推荐

西洋参 xī yáng shēn
补气养阴、清热生津。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

栀子 zhī zǐ
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属清热药分类下的清热泻火药。

车前草 chē qián cǎo
清热利尿,祛痰,凉血,解毒。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木瓜 mù guā
平肝舒筋、和胃化湿。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贯叶金丝桃 guàn yè jīn sī táo
疏肝解郁,清热利湿,消肿通乳。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干姜 gān jiāng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属温里药。

薏苡仁 yì yǐ rén
健脾利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野菊花 yě jú huā
清热解毒、消肿、凉肝明目。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泻火药。

桑枝 sāng zhī
祛风湿,通经络,行水气。属理气药。

胆木 dǎn mù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