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苣

菊苣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菊苣
拼音拼读
jú jù
药材别名
卡斯尼(维吾尔族名)
英文名称
witloof
功效分类
利水消肿药
药用部分
菊科植物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_的地上部分。
动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50~150厘米。茎直立,有棱,中空,分枝多。基生叶倒长椭圆状披针形,倒向羽状分裂至不分裂,先端裂片大,侧裂片三角形,基部渐狭成有翅的叶柄,边缘具疏且不整齐的牙齿及长毛,叶两面稍有毛,中脉及叶柄密被粗毛;茎生叶较小,披针状卵形至披针形,无柄,基部稍抱茎,全缘,有粗毛。头状花序顶生和腋生;总苞圆柱状,总苞片2层,外层卵状披针形,内层窄长披针形;花全为舌状花,花冠蓝色,聚药雄蕊,柱头2裂。瘦果,有棱角。花期夏季。
产地分布
生于田野、路边、山沟、草地。菊苣分布于我国中部、东北及新疆等地;毛菊苣分布于新疆。
采收加工
夏季采收,切段,晒干。
药材性状
茎近光滑。茎生叶少或退化,长圆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少数,簇生;苞片2层,外短内长,无毛。
性味归经
性凉,味微苦、咸。归经暂无。
功效作用
清肝利胆、健胃消食、利尿消肿。属利水渗湿药下分类的利水消肿药。
临床应用
用于湿热黄疸、胃痛食少、水肿尿少。内服:煎汤,用量9—18克;外用:水煎洗。
药理研究
抗菌作用 。菊苣的煎剂有抗菌和收敛作用。
利尿作用 。菊苣的浸提物对动物注射可以兴奋神经中枢并能增强心脏活动。
健胃作用 。菊苣的根可以提高食欲并且改善消化功能。
此外,菊苣还有清肝利胆,健胃消食等功效,主治湿热黄疸、肾炎水肿、胃脘胀痛、食欲不振等。
化学成分
含马栗树皮素、马栗树皮苷、野莴苣苷、山莴苣素和山莴苣苦素;叶含单咖啡酰酒石酸,二咖啡酰酒石酸。浸剂对动物注射,可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并增强心脏活动。高浓度浸剂可促进胃分泌,但不增进平滑肌张力。种子有非特异性植物血细胞凝集素。
使用禁忌
据报道,菊苣中含致癌烃,其含量高于其他咖啡类饮料。
配伍药方
1、菊苣大黄茶:菊苣10克,大黄5克,栀子10克,茵陈5克,葛根5克,百合5克。将所有材料研磨成粉,放入药罐,加水500ml,保证药材全部浸泡在水中,静置约30分钟,之后大火将茶汤煮开,转小火煎制,直至水约剩下150ml,待茶汤至适合温度后饮用。具有保肝利胆,降“三高”的功效。/2、菊苣苦瓜排骨汤:菊苣10克,苦瓜50克,排骨300克。菊苣洗净,苦瓜切片,排骨剁成小块,炖锅内加入适量水烧开后放入排骨,武火煮10分钟,打去浮沫,再文火炖半小时,后加入苦瓜与菊苣熟后即可。具有清热止渴、明目降压的功效。
3、菊苣薏米煲玉米:菊苣(干)10克、生薏米30克、玉米1-2根带须(1人份)。
相关中药材推荐

西洋参 xī yáng shēn
补气养阴、清热生津。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

栀子 zhī zǐ
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属清热药分类下的清热泻火药。

车前草 chē qián cǎo
清热利尿,祛痰,凉血,解毒。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木瓜 mù guā
平肝舒筋、和胃化湿。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贯叶金丝桃 guàn yè jīn sī táo
疏肝解郁,清热利湿,消肿通乳。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干姜 gān jiāng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属温里药。

薏苡仁 yì yǐ rén
健脾利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野菊花 yě jú huā
清热解毒、消肿、凉肝明目。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泻火药。

桑枝 sāng zhī
祛风湿,通经络,行水气。属理气药。

胆木 dǎn mù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